【俗名】乌蛇、青蛇、水律蛇、黑花蛇、乌风蛇、乌风梢、乌梢鞭、一溜黑、鸟风鞭、风梢、乌药蛇等。
【我国分布地】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省(区)。
【体长】长达2米左右,最长的可达2.5米。
【特征】头呈椭圆形,身体背面颜色由绿褐、棕褐到黑褐色,背脊上有两条黑线纵贯全身,此黑线在成年蛇的身体后部逐渐不明显。腹部呈灰白色,尾较细长。乌梢蛇在我国已知有3种,分别是乌梢蛇、黑网乌梢蛇、黑线乌梢蛇,在民问的俗名依次为黄乌梢、青乌梢、黑乌梢。
【栖息环境】多栖息在平原、低I【J区或丘陵的田间地头和草从中。
【食性】主要以捕食蛙类为主,其次是捕食小杂鱼、泥鳅、黄鳝、蜥蜴。幼蛇爱吃蚯蚓、小杂鱼。
【活动习性】 昼行性蛇类,对场地湿度及其环境的变化比其他蛇类更敏感,表现出强烈的喜暖厌寒、喜静厌乱等特点。同时它活动敏捷,一旦环境中有异常动静,便立即逃窜。
【对温度的要求】适宜温度为17~32℃。
【繁殖习性】 卯生,每次产卵7~18枚,多者可超过25枚,孵化期_=l!=『45~50天。
【功用】典型的食、药两用蛇类,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,多制成蛇干出口。皮可用制高档的工艺品,蛇或蛇胆均可用来泡酒。